国际中医中药杂志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国际刊号:1673-4246
国内刊号:11-5398/R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5399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多针围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足跟痛临床观察

  【摘要】目的探讨多针围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足跟痛的疗效。方法将30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,治疗组采用多针围刺配合中药塌渍法治疗,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%,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.3%。两组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<0.05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结论多针围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足跟痛具有较好的疗效。

  论文关键词:足跟痛,多针围刺,中药塌渍

   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表现为晨起下床或久坐起立时足跟有针刺样疼痛,行走活动片刻后疼痛缓解,行走过多时疼痛又加重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自2010年至今,笔者采用多针围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足跟痛15例,取得了很好的疗效,现报道如下。

    1.临床资料

    1.1 一般资料

   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,共30例,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。其中治疗组15例(男7例,女8例),年龄39-73岁,病程3个月-2年,单侧足跟痛11例,双侧足跟痛4例。对照组15例(男6例,女9例),年龄38岁-75岁,病程3个月-2年,单侧足跟痛12例,双侧足跟痛3例。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    1.2 诊断依据

   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〔1〕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《中医伤科学》确定诊断。

    ①跟痛多为晨起下床或久坐后初起步为甚。②疼痛多为胀痛、刺痛,有局部发热或烧灼感。③休息痛或静息时跟部不适感。④跟部可出现局限性肿胀,压之无凹陷。⑤跟骨环形挤压疼痛。⑥跟痛时可无腰部症状。

    1.3 纳入及排除标准

    纳入标准:符合足跟痛诊断标准,且不具有排除标准中任何一项者。排除标准:妊娠、哺乳期妇女;合并肝、胆、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;X线片检查示结核、肿瘤、骨折等其他骨性疾病者;临床资料不全者。

    2.治疗方法

    2.1 治疗组

    2.1.1 针刺取穴

    根据临床检查的压痛点局部取穴,加取双侧太溪穴。

    2.1.2 针刺操作

    患者取俯卧位,局部常规消毒,取1寸30号毫针若干,在压痛点中心处垂直刺入1针,进针深度0.3-0.8寸;再以此处为中心,1厘米左右为半径,不计针数进行围刺,进针深度0.3-0.5寸,针尖指向痛点中心;再取患者双侧太溪穴直刺0.5-0.8寸,施以捻转补法。痛点处每10分钟行针1次,使之产生较强的酸胀感,留针30分钟。1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间休息1天,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。

    2.1.3 中药塌渍

    中药配方:红花、乳香、没药、透骨草、羌活、防风、川断、骨碎补、伸筋草各20g,威灵仙50g。将上述药物粉碎成细末,装入敷料缸中,将凡士林放入锅中加热至液状并沸腾,盛起倒入药粉中搅拌成泥状冷却备用。用时将上述膏药50克左右均匀地涂在纱块上,直接敷盖在足跟部,加以TDP照射,照射距离30-40厘米,每次照射30分钟。治疗期间注意皮肤护理,防止皮肤过敏、红肿、破损及烫伤。

    2.2对照组

    取压痛点、双侧昆仑穴、双侧申脉穴、双侧太溪穴,双侧照海穴。痛点处垂直刺入1针,进针深度0.3-0.8寸。每10分钟行针1次,使之产生较强的酸胀感,其余各穴常规针刺并施平补平泻法,留针30分钟。1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间休息1天,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。

    3.治疗效果

    3.1 疗效标准

    治愈足跟痛完全消失,运动行走自如。

    显效足跟痛基本消失,晨起下床或久坐后初起步时偶有痛感。

    好转足跟痛症状较治疗前减轻。

   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。

    3.2 治疗结果

    表1结果表明,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%,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.3%,两组有效率经卡方检验,p<0.05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,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。

    表1 两组疗效比较(n%)

  

  组别

  n

  治愈

  显效

  好转

  无效

  总有效率%

  治疗组

  15

  10(66.7)

  3(20.0)

  2(13.3)

  0

  100

  对照组

  15

  6(40.0)

  3(20.0)

  2(13.3)

  4(26.7)

  73.3

    注:与对照组比较p<0.05。

    4.体会

    足跟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主要是由于足跟或前脚掌用力过猛或不当,长时间站立、负重增加或足力降低等因素使趾腱膜遭受持续的拉应力,久而久之在趾腱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可发生慢性纤维组织炎症,形成的骨刺被包在趾腱膜起点内,可引起展肌、趾短肌和趾腱膜内侧张力增加,或引起滑膜囊炎,遂引发足跟痛〔2〕。祖国医学认为足跟痛多与肾虚、寒湿、气虚、血瘀有关。肾主骨生髓,肾精充足则生化有源,骨得精养则强劲有力,骨失精养则软弱无力而发疼痛。本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,因年老肝肾虚损,筋骨失养,复感风寒湿邪,或因损伤筋骨,导致气血瘀滞,痰瘀内阻,久之内舍于肾,入侵于骨,导致足跟骨关节活动受损而成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取太溪穴治疗本病。太溪为肾经之原穴,为肾经经气输注之处,又是肾之元气流注并留止之所,凡肾阴、肾阳不足均可求之。太溪穴施以捻转补法,既能补肾壮骨,又能激发局部经气。以压痛点作为穴位治疗疾病,属于局部取穴,正所谓“以痛为输”。痛点局部采用多针围刺法,可在病灶处形成网状刺激,较大程度地改善了病变部位血液循环状况,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,有利于局部新陈代谢和致病物质的清除,从而使局部气血调和,经脉通利,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。

    为预防中老年人足跟痛的发生发展,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居,选穿宽松、合适的鞋袜,鞋内加垫软垫;长期适度地足部锻炼能增强肌肉、韧带的力量及弹性,但注意劳逸结合,不宜过久站立或行走;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足跟痛的发生。

  参考文献

  1.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。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1994:84.

  2.郭彦军,杨蕾,张旭。小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足跟痛36例。人民军医,2004,7:413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国际中医中药杂志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国际中医中药杂志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